English

中国服装名牌为何短命的多

市场观察
1998-11-04 来源:生活时报 贺劲松 我有话说

我国现有服装品牌难以计数,但鲜见具有长久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名牌,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更是罕见。

我国5年前的服装名牌,今天仍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已寥寥无几。目前上海60%的服装企业在替国际名牌服装进行产品加工,其中久负盛名的“海螺”衬衫厂,外加工任务占总产量一半以上……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不少企业只要手中有定单,生产能运转就满足了,并不想在扶植品牌上加大投入,这种被动的市场营销方式使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有的企业已有良好形象,但经不起洋品牌的诱惑,成为人家的加工基地;有的企业商标产权意识薄弱,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而削弱了品牌附加值。我国服装生产企业有4.7万家,而企业商标注册率仅有8%。

另一方面则是,我国近年服装进口增幅高达50%,跃居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进口市场,今年上半年服装进口额达6亿美元,市场销售中排在前列的几乎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或合资企业产品,尤其是高档服装市场,几乎被进口服装和三资企业产品垄断。能否尽快造就名牌,已成为影响国内服装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将是文化的设计,已经落后于西方服装设计发展数十年的中国服装业只要敏锐地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在发展品牌战略的同时向中国服装注入新鲜的、有活力的文化因素,在面料、设计等方面狠下功夫,创出响当当的名牌并非没有可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